首页 资讯 > 正文

从普通“学徒”到焊接“能手” 勤学苦练成就“硬功夫” 环球速讯

2023-05-08 06:27:47 央广网

2021年国家管网集团维抢修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焊工个人项目铜牌、2023年西部管道公司第九届维抢修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银牌……这些耀眼荣誉的拥有者韩生和只有36岁,过去的12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——当一个好焊工。


(资料图)

12年来韩生和植根一线,心怀匠心、肩扛责任、脚踩困难,在攻克一道道难关、完成一个个任务、勇夺一项项佳绩中,实现了从“学徒”到“能手”的华丽转身,用实干践行着新时代西部管网铁军的责任与担当。

工作中的韩生和(央广网发 西部管道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 供图)

“跟着师傅偷偷学,自己私下好好钻研”

2011年,从专科院校毕业的韩生和应聘进入西部管道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,成为德令哈维抢修队的一名焊工。尽管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学徒,但是韩生和能吃苦、肯钻研。

“学校里学到的都是理论,实操很少,刚开始就只能跟老师傅们学,给他们打下手。有一次去羊肠子沟压气站配合一家施工单位进行阀门注脂,刚好看到施工单位焊工进行管道焊接作业,我就在后边偷偷学。”韩生和说,为了学习他们的焊接手法,他便找了一个简易眼镜去观察学习,由于忽略了面部的防护,导致紫外线将面部皮肤灼伤,脸上脱了好几层皮。

韩生和说:“虽然有师傅带着学习,但是(师傅)有焊接任务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教你,更别说应急抢险的时候了。所以我就找时间自己练习,不懂的向老师傅们请教。”为了提高技艺,韩生和每天跟在师傅后面细心观摩、学习,一有空闲时间就找地方自己练。

2022年7月,甘西南牛津河动火作业期间,面对最后连头的45度斜口焊接作业,韩生和主动请缨。除了克服作业空间狭小、焊接难度大的困难,还要考虑大风、低温天气的影响,整个焊接过程,他汗流浃背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背上的汗迹仿佛刻意画上去的盐渍画。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,最终所焊接口拍片一次性合格率100%,出色地完成了动火作业。

勤学刻苦,练出真功。十年来,韩生和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踏实、努力。同样是练兵,他永远是那个来得最早、走得最晚的人,每次问他“练得怎么样”,他都会摇头说“不行”,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他,默默地积累着,每天进步一点点,量变换来质变。

韩生和说:“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、掌握新技能。”技术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起点;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属于韩生和的焊接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
韩生和参加职业技能竞赛(央广网发 西部管道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 供图)

“不干则已,要干就干到最好”

从临夏到兰州、从“小学徒”到“焊接能手”,12年来,韩生和经历了许多次挑战,失败更是家常便饭。

在问到韩生和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时,韩生和说:“2013年我们遇到一次动火作业,由于大家都是刚开始学习在线焊接,所以没有人敢上去处理,最后是请了外部人员来解决。看到他们熟练地操作,我真是又羡慕又羞愧:明明我也是一名焊工,却无法处理。”从那时起,韩生和便下定决心要刻苦练习。

“既然干了这份工作,就要干到最好。”韩生和说,夏季野外动火时,噪音、高温、烟尘……加上飞舞的焊花,使得焊缝周围的温度瞬间飚过了50℃!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戴着手套、风帽和面罩,只能在热浪包围中作业。施焊过程中,需要或仰或弯腰或半蹲,“汗水渗进眼睛,我都不敢眨眼,为了确保整个焊接质量,只有等一根焊条焊接完毕后,才能脱下手套擦掉眼睛里的汗水。”

从刚进入兰州分公司到现在,韩生和参加了许多次比赛,前几次都以失败告终,“我也想过放弃,但是不试试,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?”之后的几年里,韩生和努力提高自己的焊接技术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2021年国家管网集团维抢修业务职业技能竞赛中,韩生和取得了个人项目铜牌,2023年,他又获得西部管道公司第九届维抢修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银牌。

如今的韩生和,从“小学徒”蜕变为“焊接能手”。作为兰州分公司的电焊工技能骨干,韩生和主动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对焊接技术不成熟的转岗员工,从焊接质量、焊接工艺、焊接操作方法等方面制定针对性课程,每天利用下班时间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,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分享给“新学徒”。

从普通“学徒”到焊接“能手”,韩生和褪去了初入公司时的稚嫩,正一步步朝着更好的自己走去。(慕泽伟)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